Init()
Comment | 0View其实准确来说应该是昨天下午的差不多这个时间搭建好了这个站点。照理说身为一个前端,自己的网站不是自己做的好像很说不过去。
哈哈哈哈。
不过倒是现学了 hexo ,照着理解顺便改了配置文件,还从一堆模板里面选了觉得适合文字站点还改了一些样式,倒是不用一俩小时就架了起来,内心在一定程度上安慰了自己。不过现在微博和朋友圈也发得很少,更不用说我的那个公众号了。现在居然还人模人样地弄了一个专门的博客网站,想顺上个时代的大潮好像晚的也太过分了些。
弄这个网站,起因主要是因为想写一些记录项目过程的文章:公众号太需要花时间在排版上(可见我不合格的前端基本素养)还可能需要考虑风格、面向的读者等等杂七杂八的琐事,想要记录零零碎碎的一些东西可能因为这些的原因,刚开热的“新建文章”页面就关了下来。
在这边我想记录些开发过程中的思路或者是日常,可能像记流水账样的东西。精力还是需要集中在内容,而不是在哪个载体上,否则又重蹈了上述的覆辙,所以选择工具生成而不是从头开始写。网站开发这块我想还是不要占用太多时间,等之后完工了,再慢慢调优不急。
前几天看到说,现在用搜索引擎搜到的内容还不如一个大型 app 能搜到自己站点的内容多(可能有偏差),联想到几年前看到的文章(准确地说是三年前,刚凭着记忆去找,还真找到了)《Web 在继续离我们远去》中,引用过《微信并不是在「管理」外部链接,因为微信公众号在事实上(de facto)不允许任何外部链接》中的描述:
中文世界一直混淆互联网(internet)和万维网(web)。人们念兹在兹的「互联网开放精神」,实乃万维网的开放精神。万维网的开放主要就体现在一点:任何万维网上的文章之间都可以通过网址随意互相链接。如果我想在文章里介绍 UbuWeb 这个网站,我就可以直接在 UbuWeb 这六个字母上添加它的网址 ubu.com。妳或许觉得这是废话,但在微信公众号的文章里妳做不到;妳只能添加微信生态圈内的链接,比如这个:https://weixin.qq.com/cgi-bin/readtemplate?t=weixin_external_links_content_management_specification (即上述《规范》的链接)
我的第一个网站,或者说只是一个小网页,是我在小学毕业的时候做的。当时用的还是父亲的笔记本,用 FrontPage 拖拽 <table>
而成的第一个页面。当时做的就是一个给我们家里面的成员用的导航页面。上面放了每个成员的常用网站入口,当时对 超链接
的命名还印象深刻。互联网——准确地说是万维网——的魅力我想,从那个时候开始就略有体会。希望从这个小博客出发,好好的作为 Open 和 Decentralized 的一员吧。
那么以上,就是这个博客的初始化了:
1 | let decayq_github_io = new Hexo({ |
以上。
- Blog Link: https://blog.decay.fun/en/2019/03/06/Init/
- Copyright Declaration: The author owns the copyright. Please indicate the source reproduced!
Share用中文浏览本文